资讯动态

NEWS INFORMATION

2024-07-23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抗洪精神——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近期,中地党支部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活动,激励党员强信念、践使命、跟党走。

此期学习聚焦“抗洪精神”,感悟红色精神,汲取历史智慧,展现自信自强,让大家一起学习吧!

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坚决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发扬不怕累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斗志,坚守在防汛抗洪救灾第一线,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2020年8月,习大大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 参加抗洪的解放军官兵(图:共产党员网)

第三期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指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面对特大洪水的威胁,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团结奋战,共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洪大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现真情,人人讲奉献。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12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凝结在一起,汇成了抗击洪灾的巨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得到了空前加强。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指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抗洪前线,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抗洪军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与肆虐的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披艰履险;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勇当先;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奋不顾身,严防死守,涌现出了无数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模范人物和英雄群体,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指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面对长时间的异常险恶情况,抗洪军民始终保持了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不获全胜誓不罢休的高昂士气,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立下军令状,树起生死牌,组织敢死队,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越是情况危急,越是不屈不挠,守大堤,堵决口,排险情,表现出了超人的勇气和毅力,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

▲ 1998年武汉龙王庙抗洪生死牌(图:共产党员网)

精神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历史背景

洪水滔滔,南北同患;人水相搏,气壮山河。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水。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广大干部群众同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一起,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 1998年抗洪抢险场景(图:共产党员网)

广大抗洪军民创造的抗洪精神,同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老山精神,以及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成为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精神解析

1.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1998年8月,江西九江市新港镇江矶村遭遇洪水。管涌、渗水、滑坡。时任江矶村党支部书记陈申桃一次次跳入水中,夯土石、搏风浪、堵溃口,排除大小险情100多处——“水不退,不离堤”。

2020年夏天,江矶村再遇洪灾。危急时刻,陈申桃的儿子、防汛抗洪党员突击队成员陈建挑起重担,加入抢险队伍,和父亲并肩护堤——“有险情,咱就在”。

一个个紧要关头,一代代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抗洪精神在一次次江河安澜、百姓安居中锤炼铸就。这是不畏艰险、冲锋陷阵的拼搏精神。

“党员跟我上!”1998年7月,江西鄱阳县磨刀石乡,洪水冲破圩堤,时任北关村党支部书记胡义和带着大家跳入水中,用身躯压住沙袋,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洪墙。像胡义和一样,九八抗洪期间,长江沿线上堤抢险的干部群众高峰时达670多万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1.5万多人。2016年抵御长江流域洪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广大干部群众齐上阵,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员1749万人次。

一次次洪水肆虐,总有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不顾安危,不舍昼夜,用身躯抵挡滚滚浊浪,用生命守护堤防安全。这是守土有责、履职尽责的担当精神。

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取得一场场抗洪胜利的重要保证。应对一次次洪水,防汛抢险队伍火速集结,救灾物资日夜驰援,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磅礴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向长江驰援,为灾区出力!九八抗洪,全国上下行动起来。湖南衡阳市退休老职工将一生积蓄10万元捐给灾区;“抗洪英雄”高建成的妻子鲁蓓将9000元抚恤金全部捐出;“大家万众一心”和“携手筑长城”两台义演晚会,分别募款6亿元和10.93亿元……

“支援里耶”“加油里耶”,2016年6月20日,湖南里耶遭遇严重洪涝,一辆辆挂着标语的救援车辆驶向灾区。“大家要让灾区群众吃上新鲜菜。”保靖县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胡竣胜,将1万多斤蔬菜运往里耶。

3.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在一次次洪涝灾害考验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家夺取一次次抗洪胜利的力量源泉。

2020年7月22日,安徽庐江县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开了20米宽的口子,6500名村民被洪水围困。已在抗洪一线奋战了几个昼夜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再次集结队伍投入救援。由他领航的1号艇突遇3米多的水位落差侧翻,陈陆被卷入汹涌洪流中英勇牺牲。

2020年7月,福建南平市遭遇强降雨,60多人被困在工厂厂房。接到报警,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火速救援。队员们迎急雨、蹚激流,奋战3个多小时,将被困群众全部救出并转移至安全地带。与洪水赛跑,救援“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这是全力以赴的果敢行动。

▲ 解放军营救被困儿童(图:共产党员网)

精神感悟

1.跟党走,牢记初心使命

新征程上,让大家坚持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激发昂扬斗志,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水利建设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2020年8月,习大大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将防汛救灾和治河治江治湖作为考察重点之一。习大大总书记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大家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敬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3.发扬新时代抗洪精神,凝心聚力,不断向前

九八抗洪精神是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凝聚起的伟大精神力量,它不只产生于这一次抗洪抢险斗争,还根植于大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根植于大家党、政府和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抗洪精神已成为大家战胜各种困难、扫除各种障碍的重要精神资源,每当中华民族遇到重大困难和障碍的时候,都鼓舞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

下一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活动将带您重温学习抗击“非典”精神,敬请关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