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涉土信访“症结”何在
“第一天到信访办上班,我就有点招架不住了。面对我接待的第一位上访者无缘无故地指责,我的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10年的信访工作经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概括起来就是辛酸时想哭,郁闷时苦笑。”这是记者8月18日参加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举办的“做好信访工作,讲好信访故事”演讲选拔赛中,听到的两段话。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信访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涉及土地领域的问题占70%以上。近5年来,广东省国土资源信访形势呈现平稳可控和持续好转态势。虽然未发生因国土资源问题引发群众大规模越级走访和极端非正常缠访、闹访事件,但也确实存在自查自纠不深、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群众对国土资源信访部门不满,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形象。”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信访办公室主任科员杨传俊说。
广东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有哪些棘手问题,又将如何解决?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化解积案得民心
据广东省信访局统计,2016年全省因涉土地问题引发的到省委、省政府的上访量明显下降,与2015年同期相比,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了10.1%和15.7%,涉及国土资源信访总量下降1%。
“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师先容,今年1~8月份,该厅共接收国土资源信访2214宗,同比下降1.86%。
“成绩的取得,在于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在加强领导包案制度上下功夫,切实解决了部分疑难信访问题。”李师深有体会地说。
通过查阅近几年广东国土资源信访档案,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2016年4月,茂名市电白区沙院镇村民刘某某反映,沙院镇政府组织100多人强行征收村内150多亩山地,村民不同意,要求停止侵占土地行为。经广东厅跟踪督导,当地法院对该行为已作判决,当事人没有再上访。
2016年5月,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村民罗某某反映,地方政府伙同开发商强行推毁该村“葫芦地”,拟用于房地产开发。他认为该宗地系违规征地,安置补偿不合理,被征地农民生活无保障。经广东厅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当事人已领取补偿款并办结,表示不再上访。
2017年,阳江市江城区杨某某等人反映,中洲街道办某村的用地被政府未批先征、少批多征等问题。经阳江市国土资源局调查,信访人反映的用地问题,已经由广东厅于2009年11月10日、2011年4月2日批复同意征收;随后,江城区分别于2009年12月29日、2011年6月2日向被征地群众发布了征收土地和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征地单位与潭塘村委会签订了《征收(用)土地协议书》,有关征地补偿、安置补助和青苗补偿也分别于2010年8月19日、2014年1月14日足额支付到潭塘村委会集体帐户,用地单位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竞得土地使用权。
经阳江市国土资源局现场勘测,建设用地没有超出用地红线范围。根据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要求,阳江市江城区国土资源分局于2017年6月8日作出《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回复信访人;6月16日,江城分局在信访室向信访人杨某某说明说明有关情况之后没有再次上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厅通过疏通民意表达诉求渠道、加大民生投入、理清历史遗留问题等举措,信访维稳工作正逐步走出以往的困境。
“单打独斗”难解复杂问题
李师指出,《国土资源信访责任落实年活动方案》以及《国家信访局关于开展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检查的通知》下发以来,虽然广东各级信访部门根据“信访责任落实年”安排,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督导检查,但仍然暴露出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维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制定本级信访维稳工作方案不及时,领导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目标任务不明确,重点线索排查不全面,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效果不明显。
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对广东省国土资源信访信息系统管理运用重要性认识不足,负责系统管理运用岗位的人员对系统交办件跟踪督办不及时,对系统出现的“黄灯件”和“红灯件”未能及时向主要领导报告请示,导致系统交办的12336违法举报线索和来信、来访、网上信访、民声热线线索逾期未办结,“红灯件”时有发生。
三是开展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自纠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省信访局明确的10项检查重点内容和省厅活动方案明确的5项活动内容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对《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广东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学习培训抓得不紧不实。
四是对积案化解工作不够重视,化解工作推进缓慢。没有按照省厅的工作方案要求上报积案化解进展情况,部分已上报的结案申请材料不符合结案标准要求。
对此,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副巡视员廖辉认为,基层专职信访队伍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的现象确实存在。目前,很多单位专职信访人员较少,且大部分都是临聘人员,有些单位也没有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和编制。“由于信访工作的特殊性,直接面对信访群众,负面情绪较多,部分临聘人员不愿做信访工作,流动性较大,不利于信访工作的开展。”
记者在湛江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该局信访工作是由执法监察支队负责,他们除了负责引导监督全市土地、矿产、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外,还要具体负责中心城区的土地、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监察工作,业务量大、人手不足,难以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抽出人手、时间、精力定期到各地开展督查信访工作。湛江局副局长陈辉表示,因督查力度不够,所以未能引起属地部门的重视,造成了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形成重信重访。
韶关市国土资源局执法支队长杨淑华则认为,涉土信访矛盾纠纷大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单靠国土信访部门“单打独斗”难以解决问题,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解决信访积案。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广东部分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对信访工作不够重视,遇到信访问题仍停留在过去简单应付的层面,解决信访问题的措施不多,履责不力直接导致群众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部分信访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不到位,对待群众上访时态度不够热情、工作不够积极,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敷衍推诿的态度,导致群众产生不信任心理。
基层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是短板
广东省吴川市土地协管员陈杰早在1996年就有进京上访的经历。在他看来,群众告状土地案件多的“症结”在于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不到保障,这其中的最大障碍在于地位与信息的不对等,以及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存在纰漏。
“信访基础业务办理不规范的问题,已是信访工作中的一大短板。”杨传俊直言不讳地说。他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纠纷越发凸显,信访工作任务尤显艰巨。
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发挥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信号”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基层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基层信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基层信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等问题成为了当前信访工作的重要课题。”
杨传俊分析认为,信访基础业务办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各级分管的领导思想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缺乏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意识,导致工作措施不到位,检查督促不到位。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信访干部的关心爱护。”东莞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办科长杨思静呼吁,各级政府要把关心信访干部工作落实到行动上来,对信访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她说明,作为信访干部,有时要忍受信访人的不理解甚至辱骂,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杨思静认为,信访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关系到社会大局是否稳定,工作本身对于信访干部来说, 就具有较大压力。她建议,各级政府要在生活上真正关心信访干部,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和解决,尽可能解除信访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要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要在工作上给予减压,政治上给予关怀,经费上给予保障,生活上给予关心。
“基层单位要加强对信访干部的培养。”云浮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局支队长张小雄认为,基层信访干部队伍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各单位要定期组织信访干部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 及时更新信访干部的政治业务常识水平,确保信访干部能随时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便在工作中能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正确解答信访群众的政策咨询。
张小雄建议,要重点挑选 一批素质好、学问高、有发展潜力的信访干部苗子, 采取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安排学习和锻炼,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职能部门要严守信访干部的选拔任用条件,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慎重选人。要善于和敢于挑选一些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综合素质强的年轻干部到基层国土资源信访部门工作,不断增强基层信访队伍的战斗力。
建立依法依规长效机制
记者获悉,1~8月份,广东国土资源信访形势呈现平稳可控和持续好转态势局面,是在该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做好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峰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排查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大背景下取得的。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光荣分析上半年主要工作后认为,基层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所涉及基层农村利益分配调整问题;高速公路、高铁、民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征地问题;“一县一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引发的“邻避”问题和全省建设45家县级综合性医院涉及的征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信访总量呈波浪式上升。
“接下来由于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国土资源信访形势将更加严峻。” 陈光荣认为,认真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关于“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尽心尽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总体要求,必须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乱”治理工作,按时完成征地留用地治理任务。根据2017年农村土地“三乱”治理工作方案,继续巩固深化农村土地“三乱”治理成果,加大2016年度发生的农村土地“三乱”问题整理力度,建立健全依法依规管理农村土地的长效机制。对进展慢、措施不得力的单位,要加强督办和引导,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全力推进农村土地“三乱”治理和拖欠征地留用地的落实,确保今年底圆满完成治理任务。
其次要继续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把落实“清单”工作贯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把推进诉访分离、坚持法定途径优先作为建设法制信访的重要手段。对群众提出的信访投诉请求,凡是能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要坚定不移的导入法定途径依法按程序办理,坚决把涉法涉诉问题从信访事项中分离出去。
再次要全力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继续做好涉土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推动信访积案化解,通过排查一批,化解一批疑难复杂的信访积案,进一步做好“减存量,控增量”工作,从源头上扭转国土资源类信访总量排名靠前的被动局面。
“信访工作只有在法治轨道上秉持法治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曾在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事国土管理法制工作的章勋认为,实施诉访分离、逐级走访、听证化解、网上信访等一系列举措,是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冲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章勋分析认为,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要求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撑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 上一篇:原创 | “新理念、新方向、新举措”: 广东优化土地配置的思 2017/12/13
- 下一篇:佛山市三水区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含公共服务项目用地)基准 20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