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 东莞公开征求人才安居办法意见;北京棚改一年未取得地块控规应退出年度前期计划;南沙新区庆盛枢纽区块最新规划公布
探寻行业脉搏,梳理最新动态,
多维度为您呈现行业发展态势。
今日看点
东莞公开征求人才安居办法意见;北京棚改一年未取得地块控规应退出年度前期计划;南沙新区庆盛枢纽区块最新规划公布;东城盘活土地资源 农保地变农“宝”地;处置低效用地、优化平台载体、实施“企业上云” ,浙江兰溪改革创新智能制造增“亩均”;治水改土、培肥增效,杭州萧山区加力实施农田提升项目……
东莞公开征求人才安居办法意见
10月8日,东莞市发布《东莞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该《试行办法》提出对人才安居实行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六种情况可享人才安居政策,其中,顶尖人才可享受200平方米左右免租8年的人才住房,满8年后甚至可无偿获赠该住房。此外,招拍挂住宅用地以及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为住宅用地的,必须配建10%人才安居房。
/ 住宅用地配建10%人才住房 /
《试行办法》提出,招拍挂出让的住宅用地应配建不少于住宅建筑面积10%的人才住房。城市更新项目改造方向为住宅用地的,也应配建不少于住宅建筑面积的10%的人才住房。配建的人才住房由实施主体无偿移交给政府。此外,各园区、镇街也可盘活各类存量房源。购买或租赁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作为人才住房,改造商业用房、工业用房、城中村等房源作为人才住房。
/ 价格不高于同区域市场价80% /
《试行办法》规定,政府投资筹集建设人才住房配租配售原则为租赁型人才住房单次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租金标准应不高于同区域、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的平均租金的80%,并实行定期动态调整。
此外,产权型人才住房采用先租后售方式实施。自配售入住之日起租住满5年,可按不高于届时市场价80%的价格购买并登记产权。对东莞市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配售条件和价格,采取“一事一议”报市政府审议。
社会力量筹集建设的人才住房自行制定配租配售方案,经园区管委会、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定后实施,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
北京:棚改一年未取得地块控规应退出年度前期计划
近日,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棚户区改造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列入年度前期计划一年内未取得地块控规的项目,应退出年度前期计划。年度前期计划项目转入年度实施计划前,不得以棚改名义启动征收拆迁腾退。
意见要求,项目列入年度实施计划前,各区需提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以后规土部门出具的项目地块控规批复文件或其他正式书面确认文件,证明项目规划稳定。同时,项目列入年度实施计划前,区政府需做出书面承诺,对项目平衡资金及成本负全责;对于纯市属国有企业用地项目,需市属国有企业向区政府做出书面承诺,对项目平衡资金及成本负全责。当项目成本溢出造成亏损、不能实现资金平衡时,区政府或市属国有企业自行承担解决。列入年度实施计划的项目,区政府要与项目实施主体签订协议,明确改造目标、改造范围、改造要求、工程进度时限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及违约责任等。
意见提出,取得街区控规、尚未取得项目地块控规且符合棚户区改造基本特征的项目,各区可申请列入年度前期计划,不具备街区控规的项目暂不列入年度前期计划。此前,已列入历年前期计划(储备计划)项目按照本意见重新审核确认后可纳入年度前期计划。
列入年度前期计划项目,各区可按照棚改路径开展项目地块控规前期研究和方案论证工作;年度前期计划仅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内部各部门、各区开展项目地块控规前期研究和方案论证的依据,不作为项目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的依据,不对社会公开。
列入年度前期计划一年内未取得地块控规的项目,应退出年度前期计划,由各区研究其他实施途径。列入年度前期计划项目取得项目地块控规、具备年内启动征收拆迁条件后,可按程序由区政府提出申请转入年度实施计划。年度前期计划项目转入年度实施计划前,不得以棚改名义启动征收拆迁腾退。
南沙新区庆盛枢纽区块最新规划公布
日前,南沙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正式公布《广州南沙新区庆盛枢纽区块控规深化及城市设计》。最新规划显示,庆盛枢纽区块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科技创新节点、国际智慧创新城、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示范区及南沙新区北部组团中心,规划形成“一区多园、两轴一带、双核联动”的规划结构和“一横二纵”的高速路网以及“四横两纵”主干路网体系。
/ 新增高等院校及二类居住用地 /
规划显示,未来庆盛枢纽将形成“一区多园、两轴一带、双核联动”的规划结构。打造功能复合的科创核心区组合特色主导产业的主题创新园,同时形成庆盛大道科技创新服务轴、横一路产城融合活力轴和沙湾水道滨河生态休闲带,联动枢纽商务核与综合商务核,共同引领地区发展提升。
批前规划中显示,庆盛枢纽区块规划了11宗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而这次公布实施的批后规划,则将其中的7宗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可容纳居住人口2.1万人,并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国际化小学及两所幼儿园及其他体育学问设施。高等院校用地也由原来的12宗增加至19宗。香港科大表示,该校广州分校初步选址在广深港高铁庆盛站旁。
/ 定位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示范区 /
根据公告,庆盛枢纽区块规划范围北至沙湾水道、南至广深港客运专线、西至京珠高速,用地面积7.98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20.25公顷,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图可以看到庆盛枢纽区块西部规划以高等院校用地为主,中部则由商业服务业设施、二类居住和新兴产业园综合用地组成,东部以新兴产业园综合用地为主。规划利用区块西部的高等院校用地形成国际教育园区,同时组合新兴产业园综合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打造总部研发园区、人工智能园区和工业4.0园区。
值得关注的是,正式获批的庆盛枢纽区块在定位方面增加了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示范区。据悉,总占地面积约为718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15平方米的广州人工智能全球示范中心已在庆盛枢纽区块落成,该示范中心具备人工智能展示和招商引资展示的双重功能。
/ 区块多维立体轨道交通优势明显 /
坐拥高铁、地铁、高速等多维立体轨道的庆盛枢纽区块,交通优势明显。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虎门二桥将连接深圳、东莞,已建成的京珠高速和规划中的东部干线可连接广州市区。规划同时明确该区域将形成“一横二纵”的高速路网以及“四横两纵”主干路网体系。其中,一横为南二环高速,两纵为京珠高速、东部干线,主干路网体系中的四横为规划一路、东涌大道、横一路、庆沙路,两纵为庆盛大道、东部干线地面主干道。规划路网中,靠近地铁站的庆沙路一侧还有一条道路被命名为新鸿路,而此前由新鸿基拿下的2018NJY-4地块就在其中,该地块计划打造集商业广场、办公楼及公交枢纽于一身的综合体项目。
轨道交通方面,庆盛枢纽区块还拥有庆盛地铁站和庆盛高铁站,目前地铁4号线运营成熟,庆盛高铁站也成为广深港高铁的重要一站。根据规划,在庆盛站附近还将设置一长途客运站。
东莞:东城盘活土地资源 农保地变农“宝”地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近年来,东城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按照“一村一品”特色化要求,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通过发展现代旅游业和打造新旅游产品,东城的小村周屋实现了转型。周屋的乡村振兴是东城乡村振兴的一个范例,加快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周屋发生的新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城通过改革盘活了“沉睡”的资源,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现了资源变资本、产权变股权、农民变股民。
一直以来,东城街道把现代农业与都市服务业相结合,加强规划设计,想方设法将辖区内农保地变为农“宝”地,提高农用地经济效益。目前,东城统筹整合梨川大王洲300多亩农业用地,引进专业企业投入6000多万元,打造成为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休闲游乐、户外运动、生态餐饮为一体的新型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园。
同时还邀请台湾农业专家团队,计划对温塘社区2746亩农地、樟村社区大王洲1083亩农地及周屋650亩水稻田进行规划设计,拟结合本地传统学问,着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在拓宽社区产业投资渠道方面,东城街道与梨川、主山、同沙、火炼树、柏洲边、堑头首批等6个社区签订合作协议,整合集体经济组织闲置资金2亿元。
东城将从四方面做好乡村振兴:
一、加快产业置换,这是东城乡村振兴的根本之道;
二、加强管理,乡村整体社会治理体系要想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来转型,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三、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美丽幸福村居必须做到乡村的美丽,东城将加快生态修复、环境保护、还有整个环境的美化提升;
四、加固党组织,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主心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和前提。
目前东城的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为主,制约乡村转型步伐,给社会管理、生态治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接下来,东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人才保障上优先配备。
浙江:兰溪改革创新智能制造增“亩均”
10月5日,位于兰溪经济开发区江南园区的核心驱动科技(金华)有限企业项目建设工地正在全力施工。就在5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处63.5亩的闲置厂房。开发区经过多轮洽谈将其收储,并成功引进高科技企业上海适达动力科技企业,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套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及底盘悬架系统生产项目,预计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亩均税收40万元以上。
2017年,兰溪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金华第一,但亩均税收排名靠后。3月底该市全面开展以“亩均论英雄”为核心的振兴工业经济十大行动,16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签订“军令状”。
亩均税收低的一大原因是闲置、低效用地多。兰溪对现有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准确摸清闲置低效土地的底数。据调查,兰溪有零税收企业744家,闲置、停产、空闲企业519家;全市批而未供土地共459宗,面积6309.62亩,其中涉及工业用地189宗,面积3786.65亩。为此,兰溪启用企业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系统,出台《关于开展低效用地企业整治,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要素调控,对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截至目前,兰溪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共上报完成处置低效用地企业106家,面积1993.32亩。
兰溪用旧巢引新凤,对闲置、低效用地开展二次招商,并把“亩均论英雄”理念嵌入招商思路,招引一批“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项目。今年,兰溪集中签约20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73亿元,投产后预计亩均税收能达到15万元以上。为了给“金凤凰”提供更多着陆点,兰溪不断优化平台载体,省级孵化器已顺利通过现场答辩,光膜小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通过初评,省级高新园区正在编制方案;科创园、工业地产“小微园”和新兴产业园定位各异,正紧锣密鼓推进建设。
兰溪还向数字化、智能制造要“亩均”。搭建“机器换人”工程平台,提高对关键工序技改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奖励力度,实施“企业上云”行动计划,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从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目前,兰溪实现上云企业1500余家。
治水改土 培肥增效 杭州萧山区加力实施农田提升项目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印发《农田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该区2018年~2020年每年将新建农田提升工程面积5000亩以上,建立市级示范工程5个左右,补助标准最高可达到2000元/亩。
萧山区的农田提升项目以“治水改土、培肥增效”为重点,项目类型主要包括综合因子提升类型和其他完善提升类型。其中,综合因子提升类型主要是对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基本农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通过兴建农田小型水利设施,配套田间工程,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推广应用农艺生态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萧山区明确,农田提升项目区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综合因子提升项目要求连片面积300亩以上或区域性面积500亩以上;其他完善提升类型项目可按其实际面积申报。
此外,萧山区加大项目资金支撑,按项目类型、改造面积、工程量、投资额和验收结果综合确定补助额度。其中,综合因子提升类补助标准最高控制在2000元/亩以内;其它项目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以奖代补,区级财政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0元/亩。项目立项计划下达后,财政预拨50%左右的补助资金,验收合格后拨付余下补助资金。
?本栏目稿件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信息时报 北京晨报 南方网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本栏目稿件整理:林家镁 编辑:林家镁 审核:陈凯
- 上一篇:广州市2018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更新成果专家论证会 2018/9/25
- 下一篇:今日看点 | 上海试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浙江省级以上平 20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