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 佛山发布3份土地新政,350平方公里不得新增商业房地产项目;浙江省出台工业项目“标准地”操作指引
探寻行业脉搏,梳理最新动态,
多维度为您呈现行业发展态势。
今日看点
佛山发布3份土地新政!350平方公里不得新增商业房地产项目!;浙江省出台工业项目“标准地”操作指引;东莞出台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城市更新已成为深圳土地供应主要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共有产权房9月6日开始网上申购......
佛山发布3份土地新政!350平方公里不得新增商业房地产项目!
9月4日上午,佛山市土地管理暨城市更新工作动员会召开。会议上同时发布3份重要政策文件,包括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保护区管理、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等内容,佛山城市发展即将迎来新一轮蝶变。
1佛山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意见出炉,鼓励工改工和旧村居旧城镇改造
佛山市城市更新规划示意图
《佛山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构建了“更新单元计划+更新单元规划”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加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控规改革创新的衔接;采用多种方式供地,包括公开出让、协议出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实施意见》明确了地价加收及补偿标准,对旧村居旧城镇改造全面让利,鼓励旧村居旧城镇改造;并对不低于200亩的土地连片改造项目给予扶持,鼓励连片改造和确保公益性用地落实。
2佛山“产保区”划定,保障35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规模
产业发展保护区(下称“产保区”)是指为保障佛山市产业用地总规模,一定时期内需要实行控制和管理的区域。全市共划定352个“产保区”,保障35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总规模。
“产保区”内不得新增开发商品住宅类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用地除因公共利益需要外,原则上不得作为其他非产业用途。
“产保区”分两级控制
一级控制线:为保障城市长远发展而确定的产业园区和重要的产业组团范围界限。
二级控制线:为稳定城市一定发展时期产业用地总规模,未来逐渐引导转型的产业组团和产业地块范围界限。
3到2020年,佛山计划完成23.06平方公里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
日前,佛山市政府正式印发《佛山市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年)》,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成为全市的中心工作。据统计,全市共有1025个村级工业园,11平方公里的零散集体工业用地,总用地面积规模约207平方公里。
根据《实施方案》,全市村级工业园的用地分为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复垦复绿、功能转变四大类,佛山计划以2018-2020为近期时间节点,要求全市完成占计划实施面积20%(23.06平方公里)的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任务并分配下达至各区。
2018—2020年各区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任务分配表

浙江省出台工业项目“标准地”操作指引
为全面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浙江省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
《工作指引》明确,“标准地”全流程管理分为出让前准备、按标出让、审批服务、按标施建、对标验收、监督管理6个主要环节。
根据《工作指引》,在出让前评估环节,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要统一组织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估、节能评估、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和地灾危险性评估等区域评估。
在按标出让环节,《工作指引》明确“标准地”出让前,各市、县(市、区)政府或其指定的部门(机构),提出拟出让地块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等具体要求。通过浙江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发布“标准地”招拍挂出让公告,组织土地招拍挂。同时,规定企业竞得土地后,与市、县(市、区)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机构)签订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应载明“标准地”的控制性指标要求、指标复核办法、违约责任等事项内容。
在审批服务环节,按照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要求,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做好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
在按标施建环节,项目开工后,各有关部门应加强事中引导服务和监督,督促企业落实工程主体和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发现违反承诺行为,责令企业限期整改,确保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和既定计划建设实施。
在对标验收环节,《工作指引》提出项目竣工后,企业可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提交相应验收材料,向建设部门或政府指定的部门提出竣工联合验收申请。验收通过或经整改后复核通过的,各部门依法依规办理相关审核审批手续,自然资源部门及时办理不动产登记。
为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指引》强调,各地相关部门应建立覆盖“标准地”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股权变更等环节监测核查机制,实施全覆盖、全过程的联动协同监管体系。项目通过达产复核,正常运营后,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进行管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在信用评价和联合奖惩方面,探索建立“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体系和严重失信名单制度。信用评价结果将作为企业享受差别化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针对严重失信的用地企业,采取联合惩戒。
东莞出台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
9月4日下午,东莞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新型产业综合体用地管理,鼓励投资建设高品质空间吸引创新要素加快集聚。
《管理办法》制定历时一年,将优先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重点区域、临深片区、城市更新单元、市镇联合重点招商地区等区域试行。试行时间3年,总结经验后全市推广。
在地价方面,新型产业用地(M0)地价处于普通工业用地(M1)与商业办公用地(C2)之间,与分割转让比例、实际出让年限、容积率等因素相挂钩,支撑“工改 M0”。参照深圳的做法,新型产业用地项目须无偿向政府贡献一定比例的土地、产业用房。贡献部分免缴地价。贡献的土地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或者其他公益性项目建设;贡献的产业用房可用于市、镇招引优质项目。
保障普通制造业的空间是《管理办法》亮点之一。其中提出,各园区、镇街工业保护线内新型产业用地(M0)总量不超过辖区工业保护线总规模的10%;市区四个街道、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作为新型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可适当提高比例。
此外,为防止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出现房地产化倾向,《管理办法》明确新型产业用地(M0)配套用房不得分割转让的政策导向,明确产业用房分割转让的比例不得高于 49%(不含)。
城市更新已成为深圳土地供应主要来源
深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深圳市城市更新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深圳全市已批城市更新规划项目420项,涉及用地面积32.12平方公里,规划批准开发建设用地22.35平方公里,批准总建筑面积1.17亿平方米。自2012年到2017年,深圳城市更新供应用地连续6年超过200公顷,2017年达到261公顷,城市更新已成为深圳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相关地,根据《深圳市2017年度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深圳市2017年度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350公顷,其中存量建设用地950公顷。
此外,城市更新已成为深圳商品房、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来源。截至今年6月,通过单元规划落实商品房建筑面积约6669.7万平方米,已批准预售的面积约1779.9万平方米。其中,2018年上半年城市更新批准预售商品房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占全市房地产市场供应总量46%。
同时,针对更新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难题,报告提出:①针对公共利益用地落实难题,深圳将创新公共配套实施方式,研究出台《关于城市更新促进公共利益用地供给的暂行规定》,强化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借助市场的动力与活力,将公共利益用地的“整备”与更新项目的实施进行捆绑;②将修编《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容积率审查规定》,通过容积率奖励等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③将加快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尤其是针对“拆迁难”问题,探索通过建立行政裁决机制,破解制约城市更新实施的深层次瓶颈,填补全国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法规空白,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北京市石景山区共有产权房9月6日开始网上申购
北京市首批批准的共有产权住房项目,位于石景山区的中国铁建·玉景阳光将于9月6日上午10点正式开通网上申购,市民可于当日登录石景山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申购登记,这也是石景山区首个正式开通网上申购的共有产权住房项目。
玉景阳光主要面向石景山区户籍无房家庭,在石景山区工作的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在石景山区工作的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条件的非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其中一定比例房源将面向非本市户籍重点人才配售。
网上申购结束后,对申请家庭购房资格进行联网审核。审核工作结束后,审核结果将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
中国铁建·玉景阳光位于长安金轴西段、西四环与西五环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是到目前为止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共有产权住房项目。项目占地2.1公顷,共有产权住房开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可提供共有产权住房452套。项目毗邻地铁一号线,周边环路与城市交通要道交错,多条公交线路纵横,市政、教育、医疗配套设施齐全,商业配套发达,西侧紧邻2万平方米市政绿化公园,生活居住条件优越。
据石景山区住建委工作人员先容,项目建筑高度18米,六层带电梯,在452套房源中,有408套均为87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户型东西或南北通透,绝大多数为一梯两户设计,是北京市少有的高标准、高品质共有产权房项目。玉景阳光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建造,将着力打造成为石景山区保障性住房的精品项目,在北京市树立起共有产权住房的新标杆。该项目已于7月25日开工建设,将于2020年年底建成并交房入住,其样板间将于9月下旬对外开放。
此外,今年石景山区还将有东下庄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开工建设并开通网申工作,可提供房源800余套,这些项目将对促进石景山区实现职住平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栏目稿件来源:佛山资讯网、中国自然资源报、东莞时间网、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北京晨报
- 上一篇:今日看点 | 深圳研究出台住房新政,“城中村”统筹纳入住房保 2018/9/11
- 下一篇:今日看点 | 南海力争2020年底前建成6600套租赁住房; 2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