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每日资讯 | 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批将有新规;集体土地上建起新城区,广佛智城“三旧”改造模式引关注
1、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批将有新规
8月9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批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并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根据《规定》,深圳将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批分为用地申请、用地审查、用地审批、提请批复、汇总备案五个环节,进一步规范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
市规划国土委在解读中称,城市更新作为土地二次开发方式,其用地审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规定》结合城市更新的实际情况,除了审批主体的区别外,还在申请材料和审查内容上作出了不同于一般用地审批的规定,如申请材料需包括单元规划批准文件,实施主体确认文件及实施监管协议,实施方案等。另外,审查内容除了一般建设用地审查,还增加了拟出让用地涉及的未建设用地、拆除范围涉及的政府土地整备等特殊内容。
根据《规定》,城市更新项目用地审查申请需具备六个基本条件:(一)城市更新项目已列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已批准;(三)城市更新单元实施方案已备案;(四)实施主体已确认并签订项目实施监管协议;(五)项目拆除范围内不动产权属证书注销工作已完成;(六)除按规定需要保留临时使用的建筑物外,项目拆除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及附着物已拆除。
在农转用实施方案计划指标方面,《规定》提到,考虑到市政府已批准原特区内的农转用指标使用台账由辖区管理局负责,原特区外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也已在每年通过全市年度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分配到各区,为规范全市农转用指标的使用和台账管理,《规定》明确由规划国土委各管理局一并统筹城市更新项目涉及农转用指标的使用。
2、集体土地上建起新城区 广佛智城“三旧”改造模式引关注
近日,广州市委政研室、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广州市城市更新协会、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单位“组团”来到南海做“三旧”改造调研。作为“三旧”改造的发源地、广东省“三旧”改造综合试点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南海土地改革取得亮眼成绩。
广佛智城所在的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是佛山市南海区“三旧”改造重点项目之一。为全力建设广佛智城,南海区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将城市中轴线北延到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并制定了沥桂一体战略,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采用政府二次返租及征用土地统一规划开发的模式,对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实施重新规划,将原来零散分割的低效用地,进行连片集约开发,实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高效利用。
广佛商贸城的升级改造在2007年按下“快进键”,在2010年,广佛智城项目通过大沥镇政府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获得项目400亩集体土地38年的使用权。该项目的改造模式为“镇政府征用及租赁居委会农村集体土地,统一规划开发”。
“任务分解”是改造的关键一步。根据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岭南路为界,分为东、西两片区分阶段开展搬迁工作。广佛商贸城片区的另一亮点是征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土地出让纯收益可一定比例用于支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仅如此,广佛商贸城片区改造项目还加大财政支撑力度,制定人防报建费减免等鼓励政策,加快推进“三旧”改造项目。
创设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制度是南海“三旧”改造的另一亮点。为更灵活更高效推进“三旧”改造,南海制定政策,允许农民集体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土地前期整理人,对项目范围的土地和建筑物进行清拆和补偿,达到净地交付标准后再收储出让。
3、广州市国规委公布《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
8月8日,《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正式公布,其中提出要打造“大美珠江”,塑造花城如诗、珠水如画的世界级滨水区,实现精品珠江三十公里大开放。根据规划,广州境内的珠江景观带总长约373公里,分北、中、南、东四个区段,流经南沙注入南海。规划对沿江公共空间、临江建筑、保护历史文物建筑、打造沿江慢行路径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可谓亮点颇多。
规划首先关注沿江公共空间,增加珠江两岸公共空间,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宽度,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保留100-200米的滨江公共绿地。已建或已批地区滨江绿地宽度小于100米的暂按现状控制,远期可结合规划改造加宽。同时注重通江廊道的通视性和可达性。
滨江形象塑造方面,规划提出要形成“前低后高”的滨水建筑形态,临江一线建筑(指未审批地块主导功能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塑造有韵律感的天际线。此外,临江一线街区高层建筑以点式组合为主,避免连续板式组合。规划同时提出优化滨江用地功能,划定功能转换、功能提升、功能复合三类滨江功能优化街区,形成24个创新产业集聚区。
规划提出全系统全要素提升现有桥梁。将桥梁解构成为桥梁构件、桥梁家具、标识系统、慢行系统、桥梁色彩、桥头空间6大系统,包含40项要素。城市夜景方面,针对“三个十公里”区域风貌特点,各区段提出有针对性、特色突出的夜景照明风貌主题,导引夜景照明的设计。
规划提出,要贯通两岸慢行通道,近期实现规划范围两岸60公里珠江公共空间贯通,远期向两侧延伸。打通沿岸现存的施工围蔽、河涌隔断、桥底隔断等断点,形成两岸60公里连续的滨水开放的滨江慢行空间路径。同时形成连续的珠江慢行路径系统——漫步道+慢跑步道+滨江自行车道。根据慢行速度不同,打造三条连续的慢行路径。
珠江历史学问底蕴也非常丰富,规划提出保护和发扬历史风貌地区风貌特色,对历史学问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可识别性。与此同时,还将优化水绿交融的健康珠江。
4、8月底前广东未动工垦造水田项目将被调整
为确保今年底前如期完成16万亩垦造水田任务,近日,广东出台措施,决定对8月底前仍未进场施工的垦造水田项目予以暂停,并将对应任务调整到积极性高的地区进行垦造。
除了被委托作为省级垦造水田项目实施主体的省建工集团外,近期,省农垦集团和省交通集团也参与到垦造水田工作中来。
据悉,省国土资源厅正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对剩余的省级垦造水田任务和34亿省级资本金进行重新调整,并进一步健全水田指标差别化市场化交易制度,加强实地督促检查,全力推进垦造水田工作大提速。
根据有关规定,对按期完不成任务,无法兑现垦造水田承诺的地区,将被停止用地报批、扣减第二年用地指标并责令购买水田指标兑现承诺。
5、广州市建设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只需5个工作日
从8月13日起,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和施工许可合并办理。合并办理后,提交资料由21项缩减为8项,办理时限由14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广州市实行报件材料并入施工许可审批中,申请单位网上申请,审批部门网上审批,同时审核完成施工许可证和质量安全监督登记手续,信息同步推送监督机构,两项工作实现一次申报、同步审核,全过程实行网上办理,无需现场递交资料。此外,通过全网办模式还可归集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源头数据,为统一全市质量安全监管大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据统计,质量安全监督登记纳入施工许可合并办理后,办事指南由2个缩减为1个,应提交资料由21项缩减为8项(其中2项可承诺),缩减资料达61.9%,办理时限由14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大幅压缩64.3%。
6、古巴出台新规进一步鼓励土地承包促农业
古巴政府日前颁布国有闲置土地承包新规,进一步鼓励农民承包土地,以提高农业产量,减少食品进口。
新规将个人首次申请承包土地面积从13.42公顷提高到26.84公顷,同时针对较大规模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生产,最多可向个人提供67.10公顷土地。古巴农业部官员奥兰多·迪亚斯在资讯发布会上表示,提高承包面积“有利于应用新科技来提高产量”。
根据新规,个人使用国有闲置土地的期限从10年提高到20年,企业法人的使用期限从25年改为永久使用,以便闲置土地得到长期稳定的使用和开发。
新规还将土地上住宿、管理等相关建筑面积从1%提高到3%,使烟草种植、牲畜繁养等需要较多人手和设施的产业承包者得到更多生产、生活保障。
新规还明确指出,严禁承包土地上出现“非法融资或洗钱、腐败和其他犯罪行为”,否则将终止承包合约。
新规将于10月生效。这是古巴政府自2008年首次出台国有闲置土地承包法令后第三次调整相关政策。据古巴农业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已有210.2万公顷土地被承包,闲置土地还有47.2万公顷。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南方网、新华网、广州参考)
- 上一篇:调研|省“三旧”改造协会和中地研究院一行前往广州市城市规划展 2018/8/10
- 下一篇:转载 |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对《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用 20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