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8.08-08.14)
一、耕地保护“八不准”、“六严禁”、“五不得”,千万别踩红线!
为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文件,对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提出了系列要求。
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
2020年7月底,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7号),提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
? 阅读原文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又有新的变化和调整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最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
? 阅读原文
一、学习分享 | 一图读懂《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
2022年卫片执法工作已全面开启。此前,在2021年底,为加强自然资源执法和督察工作,促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发挥土地卫片执法在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规则》)。下面一起来看看《规则》有哪些内容。
? 阅读原文
二、【行业观察】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路径与思考
来源:自然资源社圈
编辑:周静,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深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关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在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因地制宜、因矿施策,逐步推动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矿山生态修复长效机制。然而,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5400多万亩,其中历史遗留矿山占用损毁3400多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十分艰巨,单纯依靠中央和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因此,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积极性对破解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制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参与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机制构建提出了建议。
? 阅读原文
三、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思考
来源:2022年《中国土地》第7期
编辑:严金明 蔡大伟
本文梳理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背景,诠释了其内涵,提出了五大战略思考,即:坚持“全空间”“全部门”“全要素”和“全周期”的“四全”系统思想,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的“龙头”引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重点整治,实现“永续发展型”综合整治,推动“多元共投”模式的实现。
? 阅读原文
一、耕地保护特殊管控举措来了
文章来源:i自然全媒体
一图看懂黑土耕地保护特殊管控举措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的通知》,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省(区)自然资源厅切实加强黑土耕地保护,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 阅读原文
? 来源:自然资源课堂、自然资源科技信息、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生态修复网、自然资源社圈、中国土地、土地观察、i自然全媒体
- 上一篇:智库 | w88win优德中文版受邀到清城区“三旧”办开展村级工业园专题分 2022/8/26
- 下一篇: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08.08-08.14) 202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