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今日看点 | 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武汉创建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花都区东部将打造临空功能区

来源:??????2018/9/25 16:07:56??????点击:

探寻行业脉搏,梳理最新动态,

多维度为您呈现行业发展态势。

  今日看点

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武汉创建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花都区东部将打造临空功能区;资源型经济转型地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山西省泽州县的实践探索;“取消预售制”传闻再起 住建部辟谣......


  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

9月21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建村[2018]89号),提出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组织多方力量下乡编制规划,全面推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规划审批程序,完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加强基层规划管理力量,加强组织保障。


  武汉创建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

为加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力度,整合分散在国土、环保、城管、水务、农业、林业等十几个部门进行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保数据,武汉市大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目前已形成“六张图”“一张表”“一个方案”“一个预算”“一个原型系统”

据悉,武汉市今年6月印发《全市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审计平台共建共享的工作方案》,要求大力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该平台由武汉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下设共建共享工作专班,成立了一支由地理测绘、信息技术、环保技术、App开发、界面设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专家组成的精干专业团队,建设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的数据中心及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目前,武汉市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已形成“六张图”,即国土、水务、林业、环保、城管、农业等部门的数据分析图;“一张表”,即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一个方案”,即平台总体设计方案;“一个预算”,即平台建设项目预算;“一个原型系统”,即平台界面和功能框架。该平台最终建成后,将使分散于各部门的数据实现互联共通,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的全覆盖及“一张图”管理,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提供专业支撑,也可为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决策提供服务平台。


  花都区东部将打造临空功能区

近日,第三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花都区临空功能区航空产业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审议。

规划显示,东部依托区位优势,推动临空经济向花都城区辐射,沿平步大道打造临空产业带,形成临空物流、临空制造、空港社区、研发培训等功能板块,与空港经济区、花都CBD、万达文旅城实现一体化发展,打造花都临空功能区。临空功能区面积5.39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谋划,按照三个板块进行分期实施。其中,现状保留区面积142.2公顷,现状山下安置区及新和村新村予以保留,进行整治提升;三东村城市更新组团面积186公顷,现状为三东村和三东工业园,目前正在编制城市更新方案,待城市更新方案批复后开展规划优化工作;航空产业组团面积210.8公顷,东至铁山河及凤凰安置社区,西至三东村,南至山下安置社区,北至平步大道。


  资源型经济转型地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山西省泽州县的实践探索

山西省泽州县作为“三块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多方面展开探索,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

试点外部环境

泽州县隶属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位于晋豫两省交汇处,辖区内煤矿企业35家、年总产能2340万吨,是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泽州县长期依赖煤铁资源开发,形成了对能源资源经济的深度依赖。选择泽州县作为“三块地”改革试点地区的原因:一是地理区位好、环绕城区,建设用地需求大;二是存量工矿废弃地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潜力大;三是以矿产资源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土地财政”依赖度低。

做法与成果

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资源型经济转型争取空间和时间。以南村铸造工业园区为例,当地八九十年代发展了大量中小铸造业企业,但面对产业升级和环境整治压力,单个企业生产用地面积小,无法提升技术、扩大生产,环保设备投入成本也高,企业无法承担。为此,南村镇发挥园区规模成本优势,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入市628.6亩,国有园区资产运营企业以租赁方式获取土地用于一期开发,集中平整土地,提供环保设备和基础设施,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升级换代速度,为当地传统铸造业转型发展争取了发展空间和时间。

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土地保障。泽州县积极响应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并对闲置凋敝宅基地进行村庄整治入市,作为旅游开发商业配套用地。以大阳古镇为例,由北京立根学问旅游企业和北京博雅学问创意设计合作开发,打造晋东南地区大型明清商业街旅游。整个大阳古镇明清古街共涉及100余个院子,现状基本全为废弃凋敝建筑,运营企业从农户手中租赁,对其进行修缮、翻新等保护性开发,然后按照“保底分红”方式进行经营;同时对旅游商业配套用地,通过村庄整治方式租赁36.93亩集体土地,租期20年,缴纳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550万元,村民人均分到1300元,盘活了农户手中的土地资产。

发挥村民自治,夯实试点改革群众基础,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泽州县坚持以村民自治为核心,通过建立“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等工作落实到村集体主体,由村集体提出入市申请,与用地企业进行商议;政府通过编制村庄规划、制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规范程序等方式做好市场的“监督者、管理者”,使得改革项目开展充分获得农村居民的理解和支撑。

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虽然泽州县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协议、租赁方式比例高。一般情况都是企业带着项目与村集体直接协商对接,还没有形成国有建设用地的激烈竞争市场。协议出让、租赁等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入市方式更加符合当地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资金、技术条件有限的客观实际。

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低。比如科沃商贸有限企业入市地块中,农户每人只能分得32元/年,收益分配比例较低,无助于从根本上、从长远层面上提高农户土地财产性收益。因此,建议结合当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核定资产,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向集体组织倾斜,培育新兴产业、壮大集体资产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有限、用途单一。泽州县入市改革表现出入市范围有限,用途较为单一,入市地块较为细碎、分散的特点。因此,应当进一步探索异地调整、村庄整治等入市方式,加强对工矿废弃地、闲置凋敝宅基地的综合整治;同时,在探索发展历史学问旅游等新产业中,应发挥村庄整治入市、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增值收益分配也应更倾向于租金、分红、物业等长久保障。


  “取消预售制”传闻再起 住建部辟谣

上周,一份广东省房地产协会的内部文件在网络上疯狂传播,文件披露了“取消商品房预售”的重磅内容,行业及专家均对此事极为重视。

实际上,此文件只是一份协会向内部会员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披露,住建部曾对多地住建厅发函要求对商品房预售许可进行深入研究,建议保留或提高许可条件的,要列明法律法规依据外的理据,充分论证继续保留或提高许可条件的合理性、必要性;建议取消的,要同步研究提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其中,广东省住建厅建议降低预售制带来的高杠杆效应,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售。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相关负责人回应,取消预售一事还处在内部讨论阶段,取消或保留均未敲定。而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相关人士表示,向广东、湖北、四川等各地下发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全面实施现售征询意见情况并不属实。



?本栏目稿件来源:国家住建部官方网站、中国自然资源报、广州日报、中国土地公众号、北京日报

?本栏目稿件整理:王小玲   编辑:梁晓静   审核:陈凯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